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活动 > 正文

学生活动

农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 | 悟廉政、探茶香、观农机、护清波,巳火金陵智农团开展多元实践活动 农学家园 2025年08月03日 19:22 江苏

发布人:     发布日期: 2025-08-03    浏览次数:


7月10日,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巳火金陵智农团”在溪田田园综合体及周边开展多元实践活动——走进廉政文化教育馆开展廉政教育学习,深入茶园调研产业发展,化身“护河卫士”守护碧水清波,在理论学习与实地行动中深化对乡村振兴的理解。


群星映红梦,廉政润初心

       实践团成员走进基地内的廉政文化教育馆。这座教育基地以“红色传承+政策解读”为脉络,引领实践团成员与历史展开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展柜里,古今文人的廉政箴言墨香犹存;影像中,百年党史里的峥嵘岁月历历在目;展板上,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政策蓝图清晰铺展。在这里,成员们不仅读懂了基地从农田到综合体的发展沿革,更在红色磁场中体悟到“清廉务实”的实干精神——这份精神感悟,正是激励青年投身农业实践、扎根乡村沃土的坚实思想根基。


 


沁香漫茶园,细探产业路

实践团来到溪田田园综合体南侧的茶园。茶园内种植的品种主要为南京特产的雨花茶,虽然茶园长势茂盛,但是茶树间隙杂草遍布——这是典型的粗放型管理模式“为啥不搞智能化?”面对成员的疑问,基地负责人汪竹岩老师给出了答案:雨花茶区域性强,主要在南京及周边流通,市场辐射范围有限;加之茶园面积大,粗放管理下的产量已能满足现有需求,收益与智能化改造投入暂不匹配,因此暂未引入智能监测、机械采茶等技术。


 


实践团成员对此产生了兴趣,并由此展开讨论:“若试点小面积智能化管理,会不会降低人力成本?”“能否通过品牌包装拓宽雨花茶销路?”“能否进行多茶品种种植?并实行捆绑销售来提升雨花茶的知名度?”这些想法将汇集在实践报告里。


农机展雄姿,科技惠新农

在结束了茶园旅途后,实践团成员来到了基地的农机展厅,农机展厅里面陈列着包括耕地机、播种机、施肥机和收割机等目前主流的所有农机。据汪老师讲解,在农忙季节,根据基地的实际需要,有时还会从其他地方进行农机的借调,同时还会定期对农机进行维护与检修,力求使各类农机达到最佳工作状态。


 


郑老师也依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对有关农机进行了科普,描绘了一幅未来无人农机耕作的画卷。之后,团队成员也坐上了农机进行体验,体会到了农机在农业应用中的重要作用。


碧水映初心,巡河护生态

在结束农机调研后,实践团转向基地内的河流开展巡河护河行动。夏日高温下,河滩芦苇荡成了垃圾的“藏身地”——避暑药品包装、塑料水瓶散落其间。成员们迅速弯腰拾捡、分类归集,不一会儿便将杂物清理干净。基地老师同时开展现场教学:“玻璃瓶、塑料瓶属于可回收物,药品包装要投进其他垃圾池……”成员在实践中学习到了比课本更鲜活的垃圾分类知识


 


一日四站皆收获,实践之路向深耕

从廉政文化中汲取的初心滋养、在茶园调研发现的产业痛点、于农机所了解的农业生产力变革、通过巡河护河践行的生态理念,共同构成了当日实践的丰富成果。“巳火金陵智农团”通过多元行动扎根乡村大地,既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坚定信念,也在产业与生态的观察中深化思考。接下来,实践团将带着这些收获继续探索,让智慧农业的成果青年的担当热情,真正注入到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