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活动
农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 | 红石榴推普社会实践团赴苏阿拉木图小学开展推普助农夏令营活动③
发布人: 发布日期: 2025-07-31 浏览次数:
7月24日,南京农业大学红石榴暑期社会实践团在苏村小学开展暑期儿童夏令营活动,实践团队开展写信、绘画和文化衫签名活动,搭建了跨越四千余公里的民族团结“联谊桥”,以情境体验式的教育活动实现推普行动的融情、育心。
授信笺之法 寄童心之盼
实践团成员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书信写作指导课。课程系统讲解了信件格式规范与书写技巧,激发了学生们的浓厚兴趣。课堂上,学生们专注练习,有的反复书写自己的名字,力求工整,有的则围绕“给南京市拉萨路小学新朋友的信件内容”展开热烈讨论,言语间充满对远方小伙伴的期待。进入正式写信环节,教室氛围转为安静,只闻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孩子们全神贯注,将内心的热情与好奇倾注于字里行间,认真书写着每一封承载友谊的信件。
绘宁伊农情 传乡音乡韵
实践团随后组织开展了以“宁伊农情”为主题的绘画课程。课程通过展示南京夫子庙、秦淮河、新街口等标志性街景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城市风貌;继而呈现新疆伊宁特色建筑、集市场景等画面,唤起学生对家乡的认知。在实践团成员指导下,学生们分组创作主题为“宁伊农情街景”的绘画作品。创作完成后,孩子们用普通话自信介绍各自画作,表达了对家乡风貌的理解与热爱。
在共绘活动中,实践团成员与苏村小学学生携手创作。有的专注勾勒紫金山的山脊线,有的细心描绘玄武湖涟漪;志愿者们俯身协助调色、补笔,红墙、绿梧桐、黄琉璃瓦等南京元素在协作中跃然布上。孩子们高举沾满颜料的小手,欢声笑语洋溢校园。这幅集体创作的画卷,不仅承载着孩子们对南京的想象与向往,更生动展现了实践团与学生们在协作中建立的深厚情谊。
衣名存暖意 童声念惜别
活动尾声,离别氛围渐浓。面对即将到来的分别,孩子们依依不舍,有的紧紧拉着实践团成员衣角默默流泪,有的则强忍泪水在成员衣服上认真签下自己的名字留念。实践团成员俯身轻抚孩子们的头,反复叮嘱他们努力学习,言语与微笑间饱含着对孩子们的深切关怀与期许。
本次夏令营的成功开展,为不同地域的孩子们搭建了相互了解与交流的平台,孩子们在课堂中用普通话自信介绍作品、交流观点、锻炼表达能力,为未来更好走向社会、服务家乡发展做好准备。今后,南京农业大学红石榴实践团也将带着孩子们的认可与期待,用行动助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推广普通话宣传,助力乡村振兴和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