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生工作 > 规章制度 > 正文

规章制度

植根沃土 红心护田:植物实验专业党支部开展严守“饭碗田”红线分班讨论

发布人:     发布日期: 2025-11-11    浏览次数:


2025年1026日晚19点,植物实验专业党支部在滨江公共教学楼B223教室成功举办了以“严守‘饭碗田’红线:新规之下的农田保护与责任担当”为主题的十月分班讨论。会议由党支部书记张佳瑜主持,全体党员及积极分子共同学习自10月1日起施行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深入探讨农科学子在新时代耕地保护中的使命与行动。

讨论会伊始,陈熙同学从“18亿亩耕地红线”切入,系统梳理了从“基本农田”到“永久基本农田”的概念演变。她详细解读了《办法》的立法背景与核心原则,并特别指出,我校白马教学科研基地正是作为“农业科研、教学试验田”被划入永久基本农田的实例,使同学们对这项与自身息息相关的政策有了更具象的理解。



随后,会议进入核心环节。李翔鹤同学聚焦《办法》与“六个严禁”刚性条款,结合“四川荣县某公司破坏永久基本农田案”等典型案例,以案释法,警示大家“红线不可触碰,违法必究”。他强调,永久基本农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饭碗田”,其保护具有法定刚性,任何企图“钻空子”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张弘坤同学在“责任担当”部分,将会议视角从“严守”转向“共建”。通过分享“靖边县智能监测”、“南京农业大学CropGrow模型”等科技护田创新实践,以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青年团队深入田间调研”、“遂宁市安居区耕地保护教育从娃娃抓起”等社会服务案例,同学们看到了一条从技术赋能到全民行动的广阔路径。这些案例极大地激发了与会同学的共鸣,大家认识到,守护耕地不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农科学子实现专业价值、践行强农兴农使命的主战场。


瞿可同学在最后的互动环节通过几个游戏来加深大家对此次讨论内容的了解和深化。“快问快答”迅速巩固了本次讨论的知识要点,而“击鼓传花”分享环节则让同学们踊跃发言,或结合家乡变化谈保护紧迫性,或围绕经典案例抒发个人感悟。



本次分班讨论通过深入学习,支部成员不仅深刻理解了《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管理办法》的要义,更明确了自身在农田数量守护、质量提升中应发挥的先锋作用。大家一致表示,要将今日所学转化为明日所为,扎根大地,躬耕力行,为筑牢国家粮食安全根基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