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活动
农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 | “疆遇团结·振兴乡村”实践团深入博乐温泉县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人: 发布日期: 2025-08-08 浏览次数:
七月的博乐,骄阳似火,却挡不住青年学子服务乡村的热情。7月28日,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疆遇团结・振兴乡村”实践团,怀着对土地的敬畏之情与对乡村的热爱,走进了博乐市温泉县安格里格镇克热雅哈得村,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用行动书写助力乡村振兴的青春故事。
麦浪间的守望:记录生长的密码
麦浪翻滚,如一片浩瀚的大海。实践团成员深入这片 “海洋” ,开展小麦种植调研,成员们穿梭在麦田间,裤脚沾满了泥土,额头上渗着汗珠,专注却丝毫未减。指尖轻触饱满麦穗,目光细致扫过株株小麦,手中的记录本上,株高、分蘖数、穗粒数等数据被一一认真记录。他们细致排查可能存在的病虫害迹象,评估土壤的墒情与肥力,并与田间劳作的村民交流,在田间一线学习种植经验,也记录下村民们遇到的难题。每一份记录,都是热忱的见证,也为后续的技术指导提供了详实依据。
玉米田的魔法:自然力量的守护
玉米田郁郁葱葱,孕育着丰收的希望,却也潜藏着害虫的威胁。实践团在这里邂逅了 “以蜂治虫” 这一“绿色魔法”。当地农技人员如同“魔法师的导师”,细细讲解着赤眼蜂寄生玉米螟卵的奇妙原理,演示着蜂球投放的精准间距与深度。那一个个小小的蜂球,仿佛是希望的种子,承载着遏制害虫、守护丰收的期盼。大家分工协作,默契配合,只为让寄生蜂顺利羽化,完成它们的“使命”。生态农业的魅力就在于用自然的力量守护自然,让土地在可持续中焕发持久生机。
屋檐下的心声:乡村变迁的剪影
实践团成员深入走访了多位村民,走访过程温暖人心。村民们用朴实的话语讲述着村里的变迁:“你看这路,以前坑坑洼洼,现在平平整整的柏油路通到家门口,晚上路灯一亮,心里都亮堂!”“文化广场建起来,闲了去跳跳广场舞,日子别提多舒坦。”“多亏了农技员常来指导,新种子、新技术一用上,产量上去了,钱包也鼓起来了。” 言语间洋溢着满足与喜悦,那一张张笑脸,绘就了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真切展现政策如春雨润泽田野,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