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活动 > 正文

学生活动

农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 | “禾”光同行践初心 科技赋能稻香里

发布人:     发布日期: 2025-07-11    浏览次数: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给科技小院回信精神,“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202577日,南京农业大学“禾”光同行青年实践团来到了有江苏省“味稻小镇”之称的南京市溧水区和凤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科技赋能 稻香田间

实践团首战探访了和凤镇南粳46优质水稻种植基地。在基地负责人刘雨骁的陪同下,实践团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考察水稻长势,详细了解南粳46品种特性。刘雨骁介绍到,该基地依托公正稻米专业合作社,已建成从育秧到大米加工的全产业链体系,通过统一管理有效降低农户种植成本,实现了增产增收。


4C28C

图为实践团队队员在田间的照片


在稻米文化互动体验馆,实践团系统学习了水稻的生长过程、水稻病虫害防治、种植技术发展历程及现代农业机械应用等专业知识,切身感受从人力耕作到机械化、智能化生产的农业技术变革。实践团不仅看到了丰收的景象,更读懂了丰收背后的科技密码。


1E6B0

图为实践团队参观南忘稻米文化互动体验馆


座谈会上,双方就合作社发展面临的劳动力短缺、从业人员素质提升等问题展开深入交流。值得一提的是,基地配备的智能监测系统可实时采集水稻长势、病虫害及土壤数据并上传卫星,可以实现精准施肥、打药,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肥料成本,展现了现代农业的科技含量。实践团成员深刻体会到,发展智慧农业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选择。


DCD3

图为座谈会照片

1EB4F

图为田间的生态智能监测站


匠心加工 米业生香

实践团一行转赴晶健米业有限公司走访调研。公司工作人员带领实践团参观现代化加工车间,详细讲解从稻谷到成品大米的6道加工工序及3道筛选流程。工作人员表示企业主打的高端南粳46大米以其优良口感赢得市场青睐,产品还未上线就已被江浙等地客户预订一空,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26DD7

图为实践团观察成品米

1EE3E

图为团队成员与南京晶健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沈爱保合影


此次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等形式,让实践团深刻体会到科技赋能现代农业的重要作用,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的实践认知。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