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党建思政 > 分党校动态 > 正文

分党校动态

农学院分党校开展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第三次爱国主义系列教育活动

发布人:     发布日期: 2025-05-13    浏览次数:


为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厚植党建班学员家国情怀,农学院分党校于5月10日在卫岗、滨江两校区同步开展本学期第三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巡礼与爱国主义影片观摩,引导学员从历史维度感悟使命担当,筑牢强农兴农理想信念。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巡礼

5月10日上午9点,农学院分党校党建班学员前往静海寺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进行参观。

 

南京静海寺是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的议约谈判地,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是明成祖朱棣为表彰郑和下西洋的功绩所敕建,取自四海平静,天下太平的意思。1990年被辟为《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并对外开放,馆内通过大量图片、史料、照片、实物等,展示了鸦片战争的历史以及《南京条约》的签订过程。通过6个主题展厅系统呈现了近代中国签订《南京条约》《黄埔条约》等30余项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脉络。斑驳的条约文本与影像资料,生动诠释了"落后就要挨打"的深刻警示。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馆内的警世钟于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之夜正式落成敲响,象征着香港被割让155年的历史从此结束,同时也提醒着人们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爱国主义教育影片观摩

5月10日晚7点,农学院分党校组织本科生党建班学员分别在滨江校区公共教学楼A108与卫岗校区主楼143集中观看《横空出世》。影片以新中国初期为背景,讲述抗美援朝胜利后,冯石将军率英雄部队挺进戈壁,陆光达等科学家与高校科研精英奔赴西北荒漠,在苏联专家撤走、技术封锁、物资匮乏与三年自然灾害等多重困境下,自主建成原子弹发射基地并成功试爆的艰辛历程。

         

 

银幕中戈壁滩的漫天黄沙与实验室的精密计算形成强烈对比,科研人员用算盘演算数据的场景令学员们动容。当罗布泊蘑菇云腾空而起时,同学们专注的眼神。这不仅是对科技突破的惊叹,更是对老一辈革命者家国情怀的共情。

从静海寺的警世钟声到罗布泊的震撼回响,当罗布泊上空的蘑菇云与银幕前的年轻面孔在时空交错,新时代青年对"强国有我"的理解愈发具象,学员们深切领悟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科技自立自强,始终是国家崛起的核心密码。农学院学子将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把爱国情转化为强农报国的实干伟力。以不怕苦不怕难的先辈为榜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