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党校动态
秾心 | “溯清明习俗,承华夏文韵”主题思政活动
发布人: 发布日期: 2025-04-02 浏览次数: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兼具祭祖缅怀、踏青赏春等习俗。近日,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开展“溯清明习俗,承华夏文韵”主题思政活动,通过祭扫、包青团等活动,带领党建班学员与青年团员感受清明传统习俗,体悟文化传承使命,将清明传统文化与红色教育相融,让红色血脉与春日生发同频共振。
1.缅怀先烈志,传承红色魂
清明节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慎终追远、礼敬祖先是其传统习俗之一。
(1)观影铭初心
农学院分别组织两校区党建班学员集体观看《捍卫者》。当银幕光影勾勒出淞沪会战的血色黎明,炮火轰鸣声中,抗日英雄姚子青率六百壮士死守宝山的场景震撼人心。观影中,同学们仿佛置身烽火岁月,被战士们以血肉之躯筑防线、视死如归的精神深深打动。战士们展现出的爱国精神与民族气节,让大家深刻领悟深刻体悟到民族精神的传承重量。
(2)步履寄哀思
3月30日上午9点,农学院党建班学员怀着对先辈们的崇敬,前往雨花台烈士陵园进行缅怀献礼。这座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国家级烈士陵园,以忠魂亭的巍峨、烈士纪念馆的肃穆,将雨花英烈的家国情怀凝固成永恒的精神坐标。
在雨花台革命烈士纪念馆,学员们跟随讲解员观看烈士遗物、书信手稿等展陈资料,深切体会到革命先辈为理想信念舍生取义的担当。展墙上无名英雄的事迹无声述说着血色岁月,让青年学子更加明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复兴重任需接续奋斗。
2.古韵润春色,团糯寄情长
在滨江校区朴苑二食堂的氤氲蒸汽中,传统文化讲堂与劳动实践交织出独特韵味。为使同学们更好地了解清明传统文化,农学院开展“古韵润春色,团糯寄情长”主题活动,通过包青团等环节,带领同学们深度体验清明习俗的魅力,在实践过程中,真切感受春天的蓬勃气息,以满心热忱迎接春天的到来。
分党校秘书长张佳瑜为在场同学带来了清明传统文化讲堂,她从历史典故入手,介绍了清明节的起源与发展以及清明祭扫、踏青等传统习俗的文化内涵,并结合农学院专业特色,讲解了清明时节的农事操作要点。
在食堂阿姨展示青团制作技艺后,同学们分组开展制作这一传统美食。通过亲身实践,同学们不仅掌握了“寒食青团”这一传统美食的制作技艺,更深刻理解了其中蕴含的“慎终追远”的文化深意。
在活动现场,校本草协会成员结合中医理论,示范讲解了艾草药用文化知识与清明时节的养生要点。此外,通过中药文化知识牌小游戏、菊花茶品鉴以及中药香囊的手工制作环节,引导同学们深刻理解自然、生活、文化与健康之间相辅相成的紧密联系。
此次主题思政活动以清明习俗为纽带,将红色基因传承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青年学子在缅怀中淬炼信仰纯度,在实践中厚植文化底蕴,让千年文脉与百年初心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这份承载着历史记忆与青春热望的文化自觉,必将在接力奋进中淬炼出新时代青年特有的精神底色。